詩華日報

等待教部建校批文

(本報古晉7日訊)晉漢連省津貼華小董聯會會長拿督蔡文鐸指出,雖然馬當紅橋11哩中公搬遷及新校舍重建之路不易走,但他相信在校董會和校方積極爭取下能如願落實有關計劃。

他向該校作出5萬令吉個人捐款,充作該校重建校舍的工程經費。與此同時,他也承諾新校舍能在新校地上完美竣工。

他感到欣慰,砂總理拿督巴丁宜丹斯里阿邦佐哈里於2018年就承諾批准在馬當紅橋溪流旁的土地給該校進行遷校

及建校用途。

他稱,如今校董會已取得地契,巴達旺市議會也發出批文,如今最後的障礙就是等待教育部的建校批文。

對此,他承諾將繼續跟進此事。另外,他也表示,聯邦內閣已同意取消要求校董會出示證明有足夠的建校款項才能啟動建築工程的條件,希望教育部能針對錯誤作出糾正。

無需證明建校款項

他稱,自己也收到教育副部長特別事務官消息,如今校方是無需證明有足夠的建校款項條件,就可以得到教育部的建校批文。

他補充,全國各地沒有任何一所華校,會因為湊不足款項而半途而廢不再建校,反而是盡所能力,最終完成建校工程,這就是華社維護華教堅定力量。

他表示,馬當紅橋11哩中公新校舍建設經費預計要600萬令吉,如今該校及校董會成功籌募211萬令吉,希望大眾可以繼續撥款,以完成新校舍建設工程。

蔡文鐸今天出席晉漢連省津貼華小董聯會“交流學習、團結共勉”之旅4.0活動上,於馬當紅橋11哩中公進行交流會上如是表示。

維修經費不足

另一方面,他也從校董會主席黃寶發得知,由於教育部在撥出學校維修經費方面相當不足,導致主席本身需要自己監督維修過程,這也是典型校董會維護華教,以身作則的很好典範。

他知道,許多學校的維修工程不只是超過預算,甚至是非常昂貴的。

“我要一再提醒,華校資金來的不容易,操作要透明化,要對公眾所捐出的款項負責,不允許有“干撈”情況,學校撥款當中若撈取任何利益,是不可容忍的。”

他補充,2天前從聯邦副教育部特別事務官得悉,分配華校維修撥款工作已歸納在副教育部的事務內,因此希望在分配該撥款過程中,能夠得到該董聯會的協商之後,有關需求實際了解情況下進行良好分配,以讓真正有需要的華校,從中受益,也希望各個校董會能夠珍惜撥款,善用每個經費,回饋予學校的建設上。

“我希望,華校必須要珍惜維修撥款機會,雖然現在在申請程序上越來越複雜,但是我們不可以放棄任何撥款包括政府撥款的機會。”

他說,只要學校符合條件及有提出申請,今年所有的申請學校都會獲得一筆學校維修款項。

要聞

zh-my

2023-06-08T07:00:00.0000000Z

2023-06-08T07:00:00.0000000Z

https://epaper.seehua.com/article/281968907083229

Borneo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