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聯黨代提案缺了土地訴求
砂拉越人民聯合黨於日前召開的黨代大會上通過10項提案,其所表達的各個項目與議題訴求,無須作出多大置喙。
唯美中不足的是,在相關提案缺少了向政府要求分配土地予農民的訴求,尤其是一般長期面對耕地匱缺的華裔農民,他們對於是項獨缺無不感到遺憾,而且咸認,目前的人聯黨領導層,已嚴重忽略了華裔農民們對土地的需求問題,何況人聯黨也標榜著是一個華基政黨,但對於華裔耕農的土地權益,並未受到重視。
回顧歷史與重新翻閱人聯黨黨史中的“回望人聯30年”一書中的第420頁第四章第一節中,就早有作出為無地農民提供土地的相關訴求章節,在是項目訴求中也闡明,不論他們是屬於那一個種族,都應該獲得公平對待,並主張政府應迅
速將州土地分割給無地農民。然而,經過了數十年的漫長歲月後,其中的華裔耕農們,長期所面對的耕地不足需求,是否已經到位?
根據了解,所知的情況是,大部份的華裔耕農們,依然仍在由英殖民的白人拉惹政府時代所分配的有限土地上“原地踏步”。他們雖有雄心壯志,欲進一步去擴大農耕業,卻形同“英雄無用武之地”。
其實,在砂拉越境內的各個不同族群的農民中,除華裔耕農之外,其他的大部份土著族群都有自身大片土著習俗地,他們並不存在耕地不足的問題。一般面對耕地不足的華裔農民,迫於向土著族群租借土地充作種植用途,真的是“同人不同命”。
長時以來,政府雖曾撥出一小部份土地予農耕公會組織,然而土地面積有限,在“僧多粥少”之下,並不足以應對需求。不過,在過去,政府卻不斷撥出大片土地予大集團種植油棕,一般的華裔小園主卻是“寸地難求”,雖然有政府高官不斷強調,並鼓勵農民要改變思維,透過現化農耕技術進軍大規模農業發展,然而面對土地不足又如何能成事,如此講者諄諄的門面話,聽了就好。
據知,砂拉越人聯黨並非完全忽略農民所面對耕地不足問題。
早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就已著手收集資料,並協助處理農民對土地需求的問題,幾乎派人全砂走透透。當年筆者本身也曾經填寫申請農耕地表格。然而,經過數十年後至今,依然毫無下文,音訊全無,這就不知是怎麼搞的一回事。
在過去的人聯黨歷屆黨大會議中,所提供的提案也鮮少見到有向政府提出分發土地予農民的訴求。在日前的黨代大會中的10項提案,也同樣不見是項訴求。
大家都知道,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雖然透過現代科技的輔助,可以採用水耕方式種植,但其所能生產的農作物數量畢竟有限,使用土地的種植方式仍是首選,無法取代農耕不可或缺。
眾所周知,在世界上農耕業是永遠都不致淘汰的行業,在面對全球氣候驟變糧食生產受到影響,以及人口的不斷增加,供求已失衡之下,全球糧食問題開始吃緊,因此,政府迅速撥出土地予農民擴大糧食生產,已是急不容緩,更需要受到重視。
要聞
zh-my
2023-12-02T08:00:00.0000000Z
2023-12-02T08:00:00.0000000Z
https://epaper.seehua.com/article/281560885556496
Borneo Post
